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
公司概況
機構設置
農機產品
汽車展示
人才招聘
消費信貸
售后服務
農機培訓
聯系我們
分類產品
汽車產品
農機產品
其他產品
您現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新聞中心
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分析
http://www.cznjgs.com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1/4/14 11:46:57
美國致力于生物燃料車的研發,同時也鼓勵以混合動力車為代表的其他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美國的混合動力汽車在04年前后進入商業化推廣階段。09年銷售35萬輛。代表車型有:美國通用生產的Volt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以及克萊斯勒生產的200C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日本混合動力車已形成產業化。豐田產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在全球銷售總量早已超過百萬輛。歐洲在清潔柴油乘用車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目前,柴油車在乘用車總銷量中的比示已超過50%。各大車企巨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代表車型有德國奔馳生產的Smart純電動轎車,法國雷諾生產的ZE系列純電動轎車。
二、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簡介
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2006-200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自主研制的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相繼問世。2008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幅增長,其中乘用車銷售899臺,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銷售1536臺。2009年1月,財政部、科技部發出了《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2010年6月國家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這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通過這十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能力由弱變強,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布局。在10年4月北京國際車展上共有95量新能源汽車亮相,其中中國首發35量。涉及到的企業有比亞迪奇瑞、一汽、上汽、東風、廣汽等大型汽車集團。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存在成本過高,基礎設施不完善,扶持政策缺位,相關標準不統一,核心技術空心化等問題。
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的分析依賴于哈佛大學商學院邁克爾·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鉆石"理論模型和相應的分析框架。波特認為,一國的特定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要取決于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機會和政府六個要素。
(一)生產要素
波特認為,競爭力來源于培養高級要素。一國的真正競爭優勢來源于投資、創新和升級所取得的高級要素。高級要素包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技術、科研機構等。這里我們選取核心技術作為比較。每當提及這個話題,人們總喜歡說在傳統汽車產業,國內外有幾十年的差距,而新能源汽車方面處于同一起跑線或者說是只有幾年的差距,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在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大規模生產工藝設計、生產過程質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缺失,致使國產關鍵零部件與進口產品的性能差距較大。很多國內所謂的純電動轎車,都是幾十個人的團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通過購買其他公司部件組裝而成,總花費不過千萬。相比之下,聯合國有關機構在2010年3月重新修訂將就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設立全球統一安全標準,而豐田普銳斯和本田工insight的技術規范可能成為世界標準。
(二)需求條件
波特認為,競爭力來源于苛刻的市場需。良好的需求條件能夠迅速促進產業規?;?,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終日的。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強勁的需求有利于加快市場推廣和產業化發展的速度。在此方面,我國與歐美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歐洲清潔柴油車占有率過半;美國09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超過30萬輛;在日本,普銳斯更是創下月銷售兩萬多兩,超過傳統汽車成為銷售冠軍的奇跡。相比之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卻更顯得是有行無市。例如,08年12月份上市的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銷量約100輛;09年1月上市的奇瑞混合動力銷量約40輛。即使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后,銷量也與歐美日等國家也無法相比。
(三)相關與輔助產業的狀況
產業競爭優勢的形成都離不開相關及支持性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是電池技術的突破。在此方面,我國的汽車企業比亞迪擁有一定的技術特點和優勢。在基礎設施比較方面,日本已經建立大量加氫站和充電站;美國政府也投入4億美元支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在部分城市也建起充電站,但出現的問題是由于技術標準不統一,有些充電站的設施居然不能通用。
(四)企業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
波特認為,真正能夠形成國際競爭優勢的是企業的發展戰略。國際車企巨頭都制定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挑整。例如豐田一直專注于混合動力車型的研發與生產,但是在中國將純電動汽車作為未來本國新能源汽車主流技術路線后,豐田試圖盡快將其新能源汽車業務延伸電動汽車上來。中國的汽車企業也有自己的戰略,但有些企業也存在通過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獲得政府的專項資金扶持,在上項目、征地、貸款等環節,也能享受到額外好處的思維。
(五)機會
波特認為,機會來自于企業外部。如發明、基礎技術的突破、戰爭、外部政治變化、國外市場的轉變。我國汽車企業的機會體現有兩點:一是對傳統汽車產業的投入相比國外車企巨頭少很多,轉型所需的機會成本較??;二是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汽車召回門事件"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經驗和機會。
(六)政府
波特認為,政府對一國某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影響該國的產業競爭力。下面我們來對各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補貼政策進行比較。2007年5月初,美國規定消費者購買通用汽車、豐田、等公司生產的符合條件的混合動力車,可以享受到250到2600美元不等的稅款抵免優惠。2009年4月1日起,日本實施了"綠色稅制",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享受免除多種稅賦優惠。例如,普銳斯可以享受到的最高優惠為:免除新車100%的重量稅和取得稅;個別車輛還有50%自動車稅的減免;其次就是補助金的優惠。為了鼓勵民眾開環保車,德國政府推出環保車免稅優惠政策:凡是達到歐V或歐VI排放標準的新車,都可豁免2年汽車稅。我國的最新補貼政策是,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
四、政策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較弱,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較大。但發展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我們給出以下建議:鼓勵國內企業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貫徹產、學、研結合,聯合攻關的方針。同時國家要制訂技術標準,嚴防重復開發,造成資源浪費;盡快落實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在充電站建設用地、銀行貸款、稅收等各個方面,國家應予以優惠及減免。推動產業重組、發展產業集群;建議國家推動跨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收購與兼并活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相關新聞:
4月份汽車銷量增速或低于10%
汽車保養駕駛十大誤區
七成汽車牌照螺絲不合格
山西汽車博覽會開幕 節能型汽車唱主角
二三級市場將變革汽車市場布局
二維碼
意見反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